首页 > 日志 > 随笔 > 一年过去,再次反省一下自己 —— 我之贱

一年过去,再次反省一下自己 —— 我之贱

我这个人还挺喜欢反思,虽说达不到“吾日三省”的地步,但一周下来,反省个两三次还是有的。

这不代表我这个人有很多毛病,而是说我不怎么抗拒承认自己的错误,人活着时,是一个运动的状态,只要产生了运动,那么事后看来,总是会有些更优良的决策存在,这时,我就想到:“啧,果然还是修行不足。”

一天天的,这日子过着,也的确是在脑子里存储了不少想吐出来整理整理的东西,索性,就趁着年终这个点,一边总结总结,一边系统性的反思拆解一下自我。

 

首先说下今年的阅读,今年看了不少书,比较杂,技术的就看了个Java性能优化的、还有个PostgreSQL的,其他的基本就在看人文社科和小说。

我博客里写过感想的也懒得贴,其他的简单列一列,看完的有《二十世纪中国史纲》、《人类简史》、《自私的基因》、《老舍谈写作》、《毛泽东自述》、《实践论》、《沉思录》、《上帝掷骰子么》、《沉默的大多数》还有《鲁迅全集》读了1/3,从坟野草彷徨,到热风呐喊二心集三闲集而已集……,第四卷左右吧,都是看了的,后面太多实在看不完了。然后哲学方面看的比较散,读完的基本没有,就不拿出来说了,其他的全是小说。

上面报的菜名呢,感想当然是有不少,但可惜,我也懒得去专门写博客,记记笔记就差不打多,我也确实记了好几百条笔记,但要说,我对哪个映像最为深刻?嘿,那还得是今年看的《一周一次买下同班同学那些事》这本日轻,简直惊为天人,让我大呼过瘾,就喜欢看这种二次元美少女百合,大大方方说,没什么好遮掩。

 

在读书这件事上,我经过了一个转向,有兴趣的可以去翻我以前的博客,刚毕业那两年我看的几乎全是技术书,现在我是真懒得看了。

我以前为什么会专门去天天啃大部头?是因为热爱技术么?并不是,落地到学习这件事上来,以前我只不过是为了卷去学习而已,获得知识并不是目的,我是把知识当手段,变现才是目的,以学识之名行凌人一等之事更是目的,回过头来看,假如说我之前学了100点技能点的技术,那么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告诉你,那其中90点的技能点都是用来搞八股文面试的,还有用来装逼的,不得不感到汗颜。

乃至于之后,我的一些博客里对技术的“反思”,其反思的点也在于:我不应该学太多技术,我要学的是一些真正有用的软技能 —— 得,还是那一套功利视角。

现在的我对这种行径算是嗤之以鼻,因为我现在看书真成图一乐了(学习这件事都已经成随心所欲了),我不给自己下任何指标,也不会强制一本本做计划读完,爱看看,看不爽了就搁置,有什么大不了的?不过我倒也并不会否定之前的我,想反,我还挺满意,人经历过的事情不同,想的就会不一样,对当时的我而言这些行为所构成的结果并不坏,爱装逼不是错,功利也没什么,刚出社会一两年,见识少,沿用了过往教育体制灌输的功利框架很正常。

甚至我还要说我现在克制的时候变多了,让我反而觉得少了一点少年意气呢,当年我是真的在技术评审时做那个唯一质疑架构师方案的人,而现在的我要是在放到那个场景下,我想的可能会是:上班而已,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爱怎么搞怎么搞反正我能混,下了班后的事情才是真正重要的,别几把耽误老子。

 

一说到这,我就不得不谈谈我的心态问题。

怎么就变成这样了呢,一副激情不在的样子?

这也正是我着重反思的一个点,那就是我他妈的好像有点贱

贱就贱在我一旦在任何领域觉得自己搞得有把握了,就会丧失激情。

 

我也不谦虚,就直说了,我是个有才能的人。

并不是那种天才的才能,而是那种大部分人都有认知的,几十百把个人里总能抓出几个的秀才之姿。

大家都听过“三分钟热度”这种事,就是对什么都有兴趣,但浅尝辄止。

我也会出现这种情况,但不同的是,我对有点兴趣的事物,可以凝聚出较强的专注力,表现为我真的可以花费休息时间,去认认真真上网课、看书、复习、自己设题、解题…… 对,这一切都是在无人监管下发生,没有任何外力督促,纯凭借自觉。

同时,我还能整理出一套适合自己的专精线路,我会在网上搜集资料,构造出最符合的一套可重复的学习方法,并贯彻之、重复之、实践之,做到一次又一次的获得正反馈。

还有一点关键的是,我在安静的独处环境下几乎可以一瞬间就进入心流状态,随便举点例子:写代码,我大概可以在写下第一行代码后进入心流;写作时,我可以在打开编辑器时就进入心流,做视频,我可以在第一条轨道建立完毕时进入心流…… 而且,随便就能持续三五个小时,甚至于一整天下来都在琢磨同一件事情的情况下也并不少见。

因此,我凭借我的这个能力,在很多领域都有点小成就,就像你看到的这篇博客一般,不开玩笑,我现在正开着网易云放二次元,一边听一边写,压根没怎么专注,但我可以很负责任的和你说,一般人不经过训练,他哪怕是专注着绞尽脑汁写也写不出我现在这个随手拉稀的通顺水平,写不出我这个口述体的文风,越朴素越口述的你越是没这个能力,想象和现实的差距很大,脑子里的话再怎么朴实,只要一写出来就现行了 —— 在写作上你克制不了书面语的思维钢印。

 

就是这样,我利用以上的能力,经过一些时间后,可以很轻易成为一个在某领域“知道”的人,更具象点的解释,就是可以成为一个在某领域的话语体系下懂套路、入圈子、有经验、能成长的家伙。这不代表我在这个领域成了专家,但我自己清楚地知道,爆杀99%的爱好者没有一点问题。

然后,我就萎了。

对,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一旦做出一点成就,好像就没得推动力了。

比如说,我之前做拜年祭,做第一届的时候,那叫一个激情满满,呕心沥血凝练出详细企划,胆战心惊组建起核心班子,三顾茅庐寻各方有志之士,企划运转时,顶着外界的质疑、嘲笑,扛着内部的怀疑、动摇,我一个人作为主催背负着压力,对外纵横,对内安抚,晚上睡觉都睡不好,还得一边忍受着剧烈的坠地感一边又对外表现出铁一般的意志,我那时的感觉是什么?我感觉到一种发自内心的快乐与激情,我觉得踏马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比我更伟大了。

理所当然,我成功了,我当然有所预料,因为2016年后我做什么事情都能成功。

接着就到了第二届,很自信的说,这第二届拜年祭,在各个层面上都实现了对第一届的超越,流程上、制作上、事前事后的处理上、人员矛盾的控制上、海内外团体的组织联络上,但是,我完全没有感受到什么激情,要说成就感有没有,那当然是有的,但在我眼里,这第二届的拜年祭它就应该这么成功,毕竟,我都在这里当主催了,那它不就理所当然该成功?等式成立,我上==完美……  彼时的我,就是这么想的,乐。

我的管理能力、联络能力、审美能力、流程把控能力、用人能力、容错能力都有一定水平,我知道100种商业合作的方法但我通通拒绝,我有100种推广自己这个主催人设打造IP的方法但我置之不理,我还有100种能往正片里插入我其他项目宣传的途径我更是嗤之以鼻,就这么说,我为了保证企划的纯粹性,我把我自己都给切割了出去,就说一般的主催做不做得到吧?但我可以,因为我觉得我作为一个Leader,要对所有人负责,要对企划负责,不应该塞任何有关于名声、金钱、小团体的私货,如果要为了企划付出,那么第一个就是我,如果出了问题要背锅,那么不管是哪里出的问题,第一责任人都是我。我抱着这样一种觉悟,并且我很清楚的知道一般主催没我这个觉悟,所以,带着一种微妙的优越感和堂堂正正的使命感,得到的一定是必然结果。

这就是我在第二届时如此自信的原因,仅仅是因为当时我确信,在“网络自组织”这个领域,我已经是一个超越99%自组织Leader的人,如果我上都不行,那就没多少人行了,我的思路就这么简单。

在当时,第二届拜年祭我就压根没感觉到有什么困难,因为我都“懂”了,知道应该怎么做了,重复套路也好、改革也好、升级也好,我心里都能规划出一条光明大道。到了现在,我的记忆里居然全是第一届遇到的困难和艰辛,还有第一届后续收拾一些烂摊子的羞耻、操蛋,比如说:拜年祭正片里有一Part传上去我没有仔细审核,以至于出现了黑边, 我当时感受到了莫大的羞耻,我没有找任何借口,在之后内部的制作总结里给所有人用最诚恳的语气道歉……这份羞耻我一直记到了现在。

至于第二届?额,发生什么了来着。 哦,全方面超越了第一届来着,大家也很激情满满,还请了日本的制作人来参与,热度也很高,总之各方面都没出问题…… so?所以呢?谁几把关心啊,这他妈做的牛逼就是应该的。

紧接着,第三届我就跑路了。

 

这么一个例子下来,你知道我这个人贱在哪里了么。

我做MAD、写网站、做商业项目、搞自媒体、演讲、还有些不方便说的,一个个都做出了点东西,但是每个我在做出点东西后,都会感觉到一种无趣。

在这个基础上,我甚至还非常清楚 “只有专注的专心的人才能把事业做好” 这个常识。

都说不怕会一万种招式的人,就怕把一招练了一万次的人,我明明很清楚这个道理,但还是什么都没能做到至臻,而是成为了一个把100招练100次的人

是的,我能在许多领域超过99%的入门者,但这又怎么样呢?

我每次都主动的从一条平直的道路上退了下来,而且不是因为懒惰、恐惧、压力,是因为一种可以称之为抽象的无趣。

我自己都被我自己给整的无语了,想改,但是不好改,我只能记录一下,以提示自己,要保持专注。

 

在心态上,我还不止是贱这一点。

目前的我,其实处于一种没有信仰的落叶状态,随风而动,也如风儿一边自由…… 这不是好事,因为这同时代表着我没有依靠,没有值得为之努力的事物。

我以前的信仰是什么?我以前是有偶像的,偶像教给我的是:意志产生希望,希望孕育梦想,梦想改变世界。

那个时候是2016年,在那之后,我花了好多年时间,在自己身上实现了上面这句话。我的世界真的被我改变了,而且是凭借我个人的意志,没有受过任何人的操控、摆动、引诱的,纯粹的意志。你可以从头到尾看看我的博客,这上面展现出来的可能有十分之一个我的侧面,多少算点参考。我很自豪的说,我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得到的今天,

 

但是,然后呢?

对,又是这句话,我改变了自己的世界,然后呢?

然后…… 我已经实现了我的使命,我似乎,没有值得为其付出身心的事物了,随着时间经过,我记忆中偶像的身影也模糊了起来。

王子斩杀恶龙,娶到公主,幸福的活在了一起,后面发生的事是什么?后面发生的事,再问,就不够礼貌了。故事非故事,人生同构之,故事有结局,现实无尽头。没有人会和你说王子与公主日后琐碎的矛盾,就像是没人会告诉你人经历过巅峰之后,还需要做些什么,人获得快乐与安心后,还要做什么。

我发现,我追寻的,是如同沙漠里的花朵般,美丽而虚幻的事物。

那么,像西西弗一般,无数次的去登临不就行了吗?那么,像伟人一般,把目标设为至高之巅不久行了么?

我们可以当然相信西西弗是幸福的,但是,根据我的认知、经历、逻辑、感性来看,我想,我们需要承认,现实的压迫力是可以超越理性的,人真的会累,人吃饱穿暖了感到安全后也不会许下宏大志愿。

 

我现在就处于一种哲学上的自由下,自由的代表是什么呢? 是烦、是操心、是畏惧、是焦虑,是萨特的《恶心》。

我们不太喜欢自由,我们更喜欢的是说明书,喜欢的是专家和学者,或者是老师,哪怕他们说的是错的。

偏偏,我已经成长得足够多了,经历的也很多,已经知道人生的“做法”了,也早就对位高权重者祛了魅,你教育不了我。我都已经有在脑子里思维模拟过数种未来 —— 恋爱、相亲、结婚、生孩、单身、丁克、家中变故、甚至社会动荡。

甚至我敢打赌,我由于个人的特殊经历,在今年20来岁的时候,会比一些未经历过重病就活到30、40岁的壮年人士更能感受生命的分量,以及疾病、痛苦的沉重。

我知道人生无对错,重要的是你是否能够欺骗自己,无论是马克思也好还是搞玄学也好,最后其实都是克尔凯郭尔的信仰之跃,我知道一个人的成熟标志,便是他能够“欺骗”自己。所以挑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叙事就行,某一段时间你否定某一叙事,不是因为前面那个“不够智慧”,而是因为你的经验在变动。

我知道,可惜,我目前还不知道用哪个来骗自己。

我时不时应该重新寻找使命?我是不是应该成为一个漂泊的游侠?我是不是应该回归社会时钟做自己“该做的”事情?我都考虑过,也分析过回老家养老当本地爷的优劣,我脑子里是有一个对未来的自信的,就是说我大概能想象出,最坏的结果也无法超出我的预期,我不是一个会被其他人压制的人,而且我真的遇到了能压制我的某种无法对抗的体系、氛围,我照样有跑路经验,所以我思退、思危、思变,三思而后行……哦不对,我三思后,反而不行。

幽默吧。

不思而行,我们称之为莽夫。三思而行,我们称为贤人。那么,我这三思而不行,又是什么?你要是觉得我行动力不足,意志软弱,那我可要好好和你叨叨我以前三思而后行的一堆堆成功经验了哦?

这里也要顺便点明一下,我和那些把虚无主义挂在嘴边的现代原子人是有决定性不同的,甚至说,区别太大了,我现在也并不感到生活无意义,仍然会把时间入到审美与创作的快乐中,我只是在反省一些我身上存在的桎梏。

 

不过我也没有那么纠结,人嘛,“我要去哪?”这个哲学问题,连几千年前的哲老嗨都解决不了,让我去解决,真的假的?

只能说活着就是这样的,你身心都发展到了一个地步,自强了自立了自信了,自由了,你甚至有一种可以自由选择未来的自由,可惜,同一时间,你拥有这种自由时,又冒泡了新的问题。

有句名言叫:一个人最大的幸运,莫过于年富力强的时候发现了人生的使命。

算是深刻体会到了这句话的锋利。

 

           


CAPTCHAis initialing...
EA PLAYER &

历史记录 [ 注意:部分数据仅限于当前浏览器 ]清空

      00:00/00:00